張貼日期: 2023-03-27 15:01:37 點閱:654
諾羅病毒 (Norovirus)
諾羅病毒之傳染途徑為「糞口接觸」,因病毒能長時間存活於患者的嘔吐物及糞便中,所以若吃進被病毒污染的食物飲水、雙手摸過被含有病毒之患者排泄物或嘔吐物污染的物體表面,再接觸自己的口、鼻或眼睛黏膜…等都有機會感染。另外因只需極少的病毒量(一百隻左右)便會致病,所以若病患的嘔吐物形成飛沫,密切接觸者吸入也可能遭受感染。由於此病原具有高度的傳播能力,除了嬰幼兒、免疫力不好或年長者容易感染外,在一些照護機構、學校、醫院甚至是遊輪或軍營…等人口密集的場所,都可能發生大規模群聚感染。
潛伏期不長,通常在感染諾羅病毒24~48小時後就會出現症狀,大部分病人最主要的症狀是噁心嘔吐(~100%)、水樣腹瀉(45%)及發燒(30%),少數會有呼吸道症狀、頭痛或肌肉痠痛。所幸此病毒引起的急性腸胃炎一般來的快好的也快,病程約2-3天,但需注意的是,被感染的人在出現症狀到恢復後至少三天內都具有傳染性,少數免疫不全的患者甚至在康復後兩個星期,糞便中都還有病毒而具有傳染性。
落實生病人員不上班、不上課:確診為諾羅病毒感染之教職員工生,應停止上班、上課,待症狀解除48小時後才可恢復上班上課。
加強環境清潔消毒及清理者防護作為:針對腹瀉患者之嘔吐物、排泄物及室內環境空間務必做好清潔消毒,清理者請戴上口罩及手套,完成清理工作後,務必以肥皂與清水澈底洗手。
落實通報:如有疑似腹瀉群聚事件發生,應儘速通報轄區衛生機關,並配合衛生單位採行感染管制與消毒等防疫措施